SaaS攪局中小企業信息化市場
發布時間:2007-07-31 09:40:45
來源:CE
如火如荼
由于顛覆了傳統軟件的盈利模式,SaaS讓一些軟件廠商開始坐臥不安。對于正在快速增長的中小企業信息化市場,這種模式極富生命力。SaaS的出現是互聯網深入應用的結果。SaaS是廠商將應用軟件統一部署在自己的服務器上,客戶可以根據自己實際需求,通過互聯網向廠商定購所需的應用軟件服務,按定購的服務多少和時間長短向廠商支付費用,并通過互聯網獲得廠商提供的服務。用戶不用再購買軟件,而改用向提供商租用基于Web的軟件來管理企業經營活動。用戶無需對軟件進行維護,服務提供商會全權管理和維護軟件。軟件服務提供商在向客戶提供互聯網應用服務的同時,也提供軟件的離線操作和本地數據存儲,讓用戶隨時隨地都可以使用其定購的軟件和服務。企業客戶不用再像以往那樣,花費大量金錢在軟硬件、技術人員以及技術維護上,只需要支出一定的租賃服務費用,便可通過互聯網享受到相應的應用服務,這種模式對于企業降低運營成本是非常有效的。
在歐美等IT業發達地區,用戶已經開始對SaaS模式給予了高度的認同,并已經取得良好發展。美國的Salesforce在2006年已經擁有超過50萬的付費用戶,微軟以及Google也都開始進入SaaS這個新興的領域,分別推出了自己的服務平臺。
AMR Research公司在2005年11月發表的一份針對美國地區用戶的調查報告顯示,在美國的各主要垂直行業和不同規模企業中,超過78%的企業目前使用或考慮使用SaaS服務。只有18%的企業暫時沒有使用SaaS的計劃。
計世資訊在其最新發布的《軟件業的下一個十年——中國軟件運營服務(SaaS)市場發展趨勢研究報告》中指出:2006中國軟件運營服務(SaaS)產業的規模為68億元,2011年將突破400億,達到406億元,未來五年的復合增長率達到43%。
不謀而合
現在和長三角、珠三角的老板們提起SaaS,他們中的大部分人會不知所云。盡管SaaS在IT圈人氣正旺,但老板們心中想的是:“SaaS和我有什么關系?難道沒有SaaS生意就不做了?”如果和老板們談網站,他們迷離的眼神或許會變得清晰很多。
在中國,盡管SaaS還是新生事物,卻具有非常良好的生長土壤,4000萬家中小企業是一個數量非常龐大的SaaS消費群體。目前,我國的中小企業由于受到IT預算少、缺乏專業的技術支持人員、決策時間長等問題的困擾,企業的信息化普及率一直不高。另一方面,中小企業靈活多變、發展迅速,這些特點決定了他們需要專業的IT系統和服務來幫助其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管理質量、降低運營成本,以增強其核心競爭能力。這個時候是SaaS在中國中小企業市場大展拳腳的良機。從目前來看,國內的SaaS服務大多處于模型設計和實踐嘗試階段,從應用模式、模型成熟度、市場運行結果來看,實踐到位者并不多見。少數企業如中企動力依托自己的“數字商務平臺”開展業務,其服務客戶數已經達到25萬,在國內處于業界領先地位,在全球的SaaS實踐活動中也是先行者。
中企動力在市場實踐總結提煉出了不一樣的技術經營模式,與Salesforce、Google以及與Salesforce同根而生的SaaS廠商Netsuite的發展歷程截然不同,是結合企業市場融合技術而非從技術走向市場,更貼近企業實際應用需求。
直面市場
在中國企業市場,SaaS的推廣需要面對面的商務營銷模式。中企動力的成功不像傳統軟件企業是從技術-產品-市場,而是從市場-技術-產品,戰略的不同導致了結果的不同。
中企動力在長達八年的市場實踐中摸索出了適合中國中小企業市場的“IT應用服務運營”模式,這與SaaS一脈相承。從發展進程、發展模式和市場實踐結果來看,中企動力早已成為名副其實的SaaS領導廠商。在“軟博會”的SaaS實踐研討會上,業界尊稱中企動力為“值得學習的公司、值得尊敬的公司”。
在中小企業信息化市場,SaaS帶來的不僅是觀念上的沖擊,更多的還是這個市場的重新洗牌。但毫無疑問,SaaS還將火爆下去。已經有專家預言2007年將是SaaS的分水嶺,那些直面市場的企業將在這一年繼續擴大自己的領地,而部分概念炒作者將會曇花一現。